首页 / 网友投稿 / 注意了,隐翅虫的毒液堪比硫酸

注意了,隐翅虫的毒液堪比硫酸

隐翅虫的毒液堪比硫酸

隐翅虫毒液堪比硫酸

据悉,隐翅虫也叫“飞蚂蚁”。其黄黑相间,体长一般不超过1厘米,鞘翅很短,腹部全裸,乍看像没有翅膀,故名隐翅虫。每年的6月至9月,隐翅虫会大规模出现。夏秋季雨后,是隐翅虫活跃的时期,一般出现在潮湿的草地。隐翅虫有趋光性,夜间会向灯光处飞行。

隐翅虫的虫体各段都含有毒素,毒液的pH值为1~2,是一种类似于强盐酸性质的毒汁,夜间飞进房间落在人体表面叮咬皮肤,或虫体被拍碎后释放出毒液,2~4小时即可引起皮炎,谓之隐翅虫皮炎或线性皮炎。

临床表现为接触毒液数小时至2天后,局部会出现条状、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。其上密集丘疹、水疱或脓疱,可发生糜烂、结痂及表皮坏死,有瘙痒、灼痛和灼热感。

别拍!这种虫子毒液似硫酸!附防蚊虫攻略→
2023-06-11 13:04·光明网
夏季湿热,蚊虫渐多,很多人一见到飞虫突袭,难免会条件反射,一巴掌拍过去。但有的虫子最好不要直接拍打,比如隐翅虫、蜱虫等。被这些虫子叮咬后该怎么办?夏季如何防虫?这些知识一定要了解↓

隐翅虫

隐翅虫是甲虫的一种,长得有点像蚂蚁,体长一般不超过1厘米,乍看像没有翅膀,故名“隐翅虫”。

你对它“下死手”,它对你“泼硫酸”。为啥这么说?这是因为隐翅虫体内含有的毒液是强酸性的。一般情况下,隐翅虫飞落到人的身上后,不会直接叮咬皮肤,但难免被大家条件反射地拍死或压死,这会造成毒液大量溅出,对人的皮肤造成损害。

每年6~9月的雨后是它们的活跃期,一般会出现在潮湿的草地。

隐翅虫具有趋光性,晚上喜欢围着灯光转,光线越强,就越容易把它招来。因此,不要“摸黑”玩手机。

如果隐翅虫落在皮肤上应该怎么办呢?正确的做法是将其吹走、挥走。千万别用手拍!

如果被隐翅虫叮咬可用肥皂水冲洗,或用4%的小苏打水等碱性液体进行冲洗,中和其酸性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门业网立场,所发表的文章属于原权利人所有,因客观原因,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,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处理,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fcc5.com/tougao/133.html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返回顶部